首页 赚钱黑套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同样是演“大唐美女”,把过往30多年的女演员一对比,差距明显
发布日期:2025-02-02 18:00    点击次数:147

杨紫主演的唐朝古装剧《国色芳华》,也算是开年一爆。

但其中也有不少争议,比如杨紫的唐风造型。

不少观众直言,由她饰演的唐朝养花女何惟芳,虽然服饰华美、妆容精致。

但瘦小的体态,缺少"大唐美人"该有的丰腴之美。

反倒是胖出了双下巴的张雅钦,在剧中饰演的吉安县主李幼贞。

则凭借圆润的身材和富态的扮相,备受称赞。

很多观众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唐朝美女。

事实上,"以胖为美"是现代观众对唐朝女性的刻板印象。

因为唐朝推崇的"丰腴",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胖",而是更加强调匀称、健康的身型。

所以说,珠圆玉润的体态,从来都不是女演员们,塑造唐朝女性的绝对标准。

就拿杨紫来说吧,其实早在《国色芳华》之前,她就在央视的《国家宝藏》中,饰演过唐朝贞观年间的文成公主。

同样瘦小的她,在极具唐朝氛围感的舞台中,举手投足间,都尽显大唐风韵。

只是看上一眼,就能让人念念不忘,梦回大唐。

由此可见,唐朝女性的真正魅力,绝不限于体型,更在于气质、仪态和涵养。

这次,咱们就来回顾和对比一下,近 30 年间女演员们所诠释的"大唐美女"。

看看女演员们千差万别的自身条件,还有与时俱进的制作水平,是如何影响并造就,影视作品中的"大唐风采"。

01.90 年代:女性角色有古典韵味,普遍端庄大气

1990 年代的唐朝影视作品,很多都是根据历史人物的故事,改编而来的古装正剧。

这类作品,常常带有人物传记的色彩,会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所以,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从演员的表演方式,到服装、道具和取景的选取,都比较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

这就要求,女演员们在塑造唐朝女性的时候,必须有着极高的古典美感和历史感知力。

她们不仅要在外形和气质上,与历史人物的高度契合,呈现出唐朝女性的独特魅力。

还要具备超强的演技功底,用细腻的表演,展现出唐朝女性的典雅与底蕴。

比如,《杨贵妃》中的周洁。

周洁是国家一级舞蹈演员,身形绰约,舞姿优美。

尽管个人眼神凌厉,气质稍显跋扈,但瑕不掩瑜。

她用细腻的肢体语言,为杨贵妃赋予了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让贵妃的一颦一笑,都尽显大唐盛世的雍容风韵。

再比如,《唐明皇》中的林芳兵。

跟周洁相比,林芳兵的个人气质要温婉许多。

加上她刻意增肥后的饱满身型,也颇有贵妃珠圆玉润的神采,她一度被誉为"最经典的杨贵妃"。

另外,精美的华服、繁复的饰品,还有细腻的妆容。

不仅为林芳兵赋予了更加鲜明的贵妃气质,也将盛唐的繁华与奢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武则天》中的刘晓庆。

出演这部剧集的时候,刘晓庆已经 40 多岁了,她一再推辞导演的美意。

最终,还是在剧中完美塑造了,武则天从 14 岁到 81 岁的经典形象。

除了要感叹造型师的化妆技能,观众更应该叹服的,还是刘晓庆的表演功底。

她凭借着强大的个人气场,再现了武则天的从容与霸气,展现出了"一代女皇"的非凡气质。

02.2000 年代:故事更加浪漫,女性角色注重情感表达,不再局限于端庄雍容

如果说 90 年代的唐朝影视作品,更加注重历史感。

那么进入 2000 年代以后,以唐朝为叙事背景的影视作品,则迎来了显著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影视创作,深受港台作品风格的影响,强调故事的戏剧性,情感的浪漫化,还有视觉上的唯美。

所以,作品中的唐朝女性形象,也就不再拘泥于对历史人物的还原,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展现。

女演员们在表演的时候,总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大明宫词》中的陈红。

这部剧集以高度文学化的台词著称,这为陈红的表演,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张力。

陈红在这部剧中饰演的太平公主,是一个有情感、有智慧,同时又被家族斗争裹挟的复杂人物。

时至今日,很多观众都还记得。

她跟薛绍的爱情,还有她和武则天的亲情,是如何在残酷的朝堂之中,沦为悲剧。

为了表现出太平公主在"情和权"之间的纠结,陈红总是会在剧中,表现出矛盾的眼神和迟疑的动作。

这些情到深处自然流露的细节,非常有感染力。

能够瞬间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再比如,《大唐情史》中的沈傲君。

沈傲君饰演的高阳公主,不仅是宫廷斗争中的一枚棋子。

还是一个深受情感与身份束缚的矛盾体。

她从出生起,就免不了成为父皇维稳朝政的工具,但尊贵的身份,也使得她养成了骄纵的个性。

而且,她还有违纲常,在婚后喜欢上了已经出家的辩机和尚。

在所有现状的交织下,她既想遵从内心,又无力摆脱皇权。

只能深陷于内心的挣扎之中,直至沦为一个牺牲品。

这部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并没有以嘲讽的姿态,去批判高阳公主。

而是尽可能地,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对她的人生进行了一次"人性化"的诠释。

如此,观众也会感知到,沈傲君塑造的,并非一个骄奢淫逸的放纵公主。

而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的勇敢女性。

除此之外,《至尊红颜》中的贾静雯,还有《大唐歌飞》中的王璐瑶。

也用感性十足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具魅力的"大唐美女"形象。

不管是贾静雯饰演的"女强人"武则天,还是王璐瑶饰演的"弱女子"杨玉环。

她们在剧中流露的深厚情感,时至今日,依然能让观众心生共鸣。

03.2010 年代:故事有想象力,画面有冲击力,女性形象更加多元

2010 年代,影视行业的制作技术,进步巨大。

制作团队不再满足于历史再现,而是希望创作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的唐朝世界。

在这些外在形式的加持下,编剧也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历史正剧。

而是开启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把奇幻和历史结合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的唐朝女性形象,自然更加梦幻神秘,也更加多元立体。

而女演员们在塑造这些角色的时候,除了"形似",还会尽可能对人物进行传奇化的情感表达,并以此丰富观众对唐朝女性的想象。

比如,《狄仁杰》系列电影中的刘嘉玲。

在特效技术的加持下,这个系列的电影中,都充满了视觉奇观。

很多观众,都是冲着震撼人心的画面去看的。

但所有外在的噱头,都没有掩盖刘嘉玲在电影中的独特魅力。

她每套极尽浮夸和奢华的妆造,都能让人在感受到女皇威严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些影片的特有的诡异气质。

再比如,《妖猫传》中的张榕容。

如果是从外形来看,张榕容似乎并没有杨贵妃面若银盘、珠圆玉润的外貌特征。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贵妃气质的拿捏,绝对不容置疑,甚至是唐朝古装剧中"独一份儿"的存在。

在瑰丽的特效、精美的服道化,还有宏大场景的簇拥下,《妖猫传》幻化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大唐盛世。

但所有华美的外在,都不足以掩盖,杨贵妃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每当张榕容眼波流转眉头微蹙,观众都不由得,为她的命运扼腕叹息。

还有,《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热依扎。

这部剧集改编自马伯庸虚构的同名小说,当年播出时,凭借精致考究的服道化,以及对盛唐宫殿街市的极致还原,备受好评。

但时至今日,很多人最难忘的,还是热依扎饰演的侍女檀棋。

为了尽可能地贴近角色,她在剧集开拍前一年,就暂停了所有工作。

专门在家里,研读原著及相关文献,还特意学习了唐史、跳舞、马术,终于完美展现了一个忠心不二、坚韧果敢的侍女。

也难怪,会有网友称檀棋为"长安第一乙方"。

04.2020 年代至今:人气小花扎堆儿演唐朝女性,唐朝的"壳儿",现代的"核儿"

近几年的唐朝古装作品,整体是在走下坡路。

虽然在视觉上越来越精致,可实际上,无论是角色的思想深度,还是故事的文化厚度,都与历史渐行渐远。

所谓的"唐朝",更像是用来包裹现代故事的背景板。

这些作品,从故事内容的创作,到服道化的设计,再到演员的选取,其实都是在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

这种看似讨巧,实则笨拙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此类作品的发展。

正因如此,"人气小花"们主演的唐朝影视作品,才会频频翻车。

比如,《风起霓裳》中的古力娜扎,还有《风起洛阳》中的宋轶。

她们外貌身材确实甜美,妆容造型也确实华贵。

但呈现出的"唐风",只停留在表面,缺乏真实的历史感。

另外,她们的演技,似乎也经不起推敲。

尤其是古力娜扎,自从演了《风起霓裳》中的库狄琉璃,她"如痴似呆"的演技,就遭到了网友的群嘲。

再比如,《珠帘玉幕》中的赵露思,《蜀锦人家》中的谭松韵。

以及此前提到的,《国色芳华》中的杨紫。

这些"人气小花"们饰演的作品,从采珍珠卖珍珠,到织染蜀锦,再到养花卖花。

算是清一色的"创业剧"了,典型的"换汤不换药",难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结语:

回顾过往 30 多年的唐朝影视作品,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同样是演"大唐美女",历代女演员们的表现,差距非常明显。

从 90 年代的端庄大气,到 2000 年代的浓烈情感,再到 2010 年代的丰富神秘,直至近几年的"时尚娱乐"。

每一阶段的女演员,似乎都在特定的创作环境和审美需求中,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唐朝女性形象。

希望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进步,此类作品也能够的迎来更好的发展。

也希望女演员们不断挑战自我,在表演的时候,找到历史和艺术之间的平衡。

从而创造出,更多立体多元,并且经得起观众推敲的"大唐美女"。

最后,还想请问大家,最喜欢以上哪位女演员塑造的"大唐美女"。

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大家一起友好讨论。(撰文:斯特不离谱)



Powered by 赚钱黑套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